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深度关注 | “开门红”彰显经济韧性

发布时间:2024-04-0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深度关注 | “开门红”彰显经济韧性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吴晶 韩亚栋

 

图为4月1日,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的岚图汽车电动化焊装车间,机器人在流水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8%、53.0%和52.7%,分别比上月上升1.7个、1.6个和1.8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我国经济景气水平回升。

  开局起步打牢基础,对全年工作顺利推进至关重要。从今年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看,各主要指标均好于预期,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增多。3月份制造业PMI呈现了哪些新亮点,释放了哪些新信号?从开局看全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怎么样?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王明辉。

  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表明经济活动持续上升,也给企业信心带来积极影响

  记者: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8%、53.0%和52.7%,分别比上月上升1.7个、1.6个和1.8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呈现了哪些新亮点,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刘向东:3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呈现新的亮点。一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二是3月份制造业PMI明显好转,呈现出供需均持续改善的特点。这虽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但切实反映出经济景气水平出现回升态势。从供给侧看,生产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加快。从需求侧看,新订单指数为53.0%,比上月上升4.0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水平回升。三是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均有所改善。3月份,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1.1%、50.6%和50.3%,分别比上月上升0.7个、1.5个和3.9个百分点,大型企业PMI连续11个月保持在临界点及以上,小型企业PMI更是12个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四是制造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态势较为突出。3月份,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消费品行业、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3.9%、51.8%和51.6%,均比上月提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5.0%。五是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改善。3月份,建筑业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维持在50%的荣枯线之上,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记者:3月份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反映出经济运行边际改善,回升明显。拉动经济回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刘向东: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表明经济活动持续上升,也给企业信心带来积极影响。从动因看,驱使经济运行改善的因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其中内因在于随着宏观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并发挥效能,特别是春节假期结束后企业复工复产提速,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持续增强,如3月份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就反映出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而外因在于全球生产和消费需求出现回升,主要体现在补库存的需求逐步释放,推动我国商品出口出现回升向好态势,3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达到51.3%,比2月份上升5.0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

  从趋势上看,中国仍将是跨国企业最佳的投资目的地,这是因为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综合优势

  记者: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约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0.3%,增速重回“两位数”。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我国外贸为何能整体实现“开门红”?

  刘向东: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出现明显好转,除了前期基数效应影响外,主要是因为内外需形势出现明显好转。

  从出口看,在通胀压力渐弱背景下,外需复苏好转对出口形成有力支撑。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值为3.1%,较去年10月份预测的上调0.2个百分点,反映出全球经济正在走向稳健复苏的通道,美欧日韩等主要经济体前两个月经济景气度回升,从而带动我国出口表现得较为强劲。从进口看,国内需求逐步恢复,春节期间消费表现旺盛,有力刺激了进口增速回升。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降,推动增补原材料库存的进口增加。从结构看,我国外贸表现逐步增强还表现在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增强,这体现在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加工贸易出口,反映出我国商品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外贸还面临一些困难和不确定性,实现全年质升量稳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要在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基础上,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

  记者:今年以来众多跨国公司负责人密集访华,在3月下旬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不少与会跨国公司释放“加码”投资中国的新动向。如何看待持续升温的投资热度?

  刘向东:今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吸引和利用外资,制定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务实举措,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等,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空间。当前,跨国企业仍旧看好中国市场的环境,很多外资企业表示在中国投资经营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回报。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从扩大市场准入、畅通创新要素流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务实措施。这些举措很好地发挥了功效,改善了外资在华投资展业的预期。比如,在市场准入方面,进一步缩减外商准入负面清单,出台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继续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并在外资企业关心的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准入试点,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开展银行保险、债券基金等领域业务。在营商环境方面,各地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落实外资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平等待遇。在投资促进方面,持续深化与外资企业、外国商协会的常态化交流,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推动解决外资项目在投资落地和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着力解决国际商务人员往来、创新要素流动、公平竞争等具体的堵点和卡点问题。在畅通要素流动方面,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创新合作,进一步提升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继续推出新一批的重大外资项目,通过标志性的外资项目带动和扩大外资的流入。随着稳外资24条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中国向世界释放出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姿态,吸引外资规模将保持较好态势。

  从趋势上看,中国仍将是跨国企业最佳的投资目的地。这是因为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综合优势。一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先进制造业、新型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将持续释放巨大需求,对跨国企业来说仍将是全球最有增长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二是产业链完备配套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而且产业体系在持续优化升级中,能为外资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的产业配套体系。三是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人才资源库。中国仍然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和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能为外商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供施展空间,尤其为其在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创造良好投资空间。四是中国拥有良好稳定的社会治理和政策环境,能为外籍人员在华工作生活提供放心安心舒心的环境。因此,很多外资企业都继续留在中国分享中国市场机遇,并保持对中国未来投资前景的信心。

  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提供了坚实基础

  记者:“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是当前讨论中国经济的热词。今年前两个月,哪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让你印象深刻?

  王明辉:我国经济在2024年1—2月份表现出积极的回升态势,新动能新优势的培育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今年年初,国务院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数据显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行业发展向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显著增长,特别是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制造和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等行业增长迅猛。智能化、绿色化产品如服务机器人、3D打印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稳健增长。新业态如直播带货、即时配送等消费新模式蓬勃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显著。

  企业利润方面,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迅速,显示出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积极成效。特别是智能消费设备、锂离子电池和通信终端设备行业利润大幅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低空经济领域,深圳、合肥等城市积极布局,预计到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中国制造的“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在2023年的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并在2024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推动中国在全球汽车制造和太阳能装机容量方面稳居领先地位。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为经济持续向好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我国经济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记者:从今年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看,各主要指标均好于预期,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增多。从开局看全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怎么样?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王明辉: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对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加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在于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培育绿色、数字等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着眼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条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系统阐释:“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体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既能有效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这是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的保证。

  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体现在我国正处于需求快速释放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需求旺盛,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我国拥有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市场结构和形态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发展。

  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体现在我国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和门类齐全,能够满足各种生产和消费需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释放。我国能够为各行业提供全面的材料、组件和中间品供应,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运转。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升级,中国在全球工业布局中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将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体现在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是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庞大的人才资源库,完整高效的教育体系,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社会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这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国大众网摘编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